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发表评论被教育部官微转发

2024-03-07 11:51:00 来源: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 点击: 收藏本文

今年两会期间,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刘磊明在《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7日)发表评论文章“聚焦战略支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文章刊发后,获得教育部官微“微言教育”同步转发。


原文如下:

聚焦战略支点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写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这篇大文章”系列评论之三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了外延增量与内涵建设双重任务叠加期。自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部署实施以来,各地坚持从教育发展实际出发,一方面推动“三段一类”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四大教育要素创新发展,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攀升向好。

 

哪些任务行动有助于推进全学段、系统性扩优提质,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教育话题之一。教师资源配置、减负、学业水平考试……无不是重要方面。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支点,解决影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是夯实基础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定位的首要前提。

 

加快破除“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举措,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教研、管理文化,以及家校协同持续向好。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与教育功利化倾向相互强化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基础教育领域“唯分数”“升学至上”等观念,是长时间积聚形成的产物,是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顽瘴痼疾。政策理论研究要乘势而上,全面完善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据实推进以评促建,防范用力评、无力改的弱执行力困境。教育部门从上到下要加强内外协同,有序推动配套领域取得制度性进展,深化评价队伍建设、评价结果分析运用等,因地制宜地建设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支撑体系。

 

科学认识“五育”并举对教育实践的重要理念指导定位,落实人才培养多样化。“五育”并举培养模式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立德树人规格问题。育人坚持“五育”并举,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从“打补丁”、无序拼接式的初级版,转向深度适配兼容的高阶版,依然是对广大教育实践者的一大考验。要坚持主旨意识,确保德育为先,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运用接地气、主题式方法建设大思政育人体系。要明确主线思维,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生命线,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加快建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常态化监测机制。要区分主次关系,“五育”并举不等于平均发力,应认清课时、空间、场地等条件的有限性,因校制宜立足校情、师资、生源实际,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追求育人方式的最优化。

 

丰富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发展的机制意义,确保其以人为本。“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教育系统抢抓机遇,实施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数字化赋能教育应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基本原则。要在“量”的积累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总量、结构、适切性,按照分级、分类、分科的精分原则,扩充高质量教学课例资源库。要在“点”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体教育数据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的机制水平,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资源,加强学龄人口变化预测,促进城乡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的合理性,提高教育治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经测算,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总体达到世界中上行列。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方向和基本路径。教育部协同国家多部委推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瞄准的是建立完善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最终确保基础教育发挥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点作用。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体现战略思维、跳出教育规划教育改革的制度设计典范。因此,聚焦战略性支点,理应成为组织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重中之重。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 刘磊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0307

《中国教育报》官微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F6kwMpTBh6MHAEyMWtqCw

教育部官微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7KLuh15NMGM57h8X4Yjpg